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工作 >> 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授权点2024年度建设报告

2025年03月17日 10:49  点击:[]


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报告

(2024年度)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河南科技大学

代码:10464

授权学科

(类别)

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代码:0812

授权级别

□  博  士

R  硕  士



2025 2 14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大数据智能”、“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3个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学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二)学位点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建设有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网络空间安全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智能制造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河南省云计算与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医疗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物流运输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8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有洛阳市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洛阳市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重点实验室、洛阳市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洛阳市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 6 个市级科研实验室。

拥有河南省工业软件特色行业学院和河南省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教学实验平台和信信息技术创新创业中心、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模式识别实验室、云计算与信息服务研究中心等 3 个校级教学实验基地。拥有各类仪器设备总值4500万元,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用房7853平方米;中外文图书125.7万册。有充足的国内外资料,包括ACMIEEEElsevierSpringer等国际主流文献资料数据库,以及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主流文献资料数据库。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2024年度,共招收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18人,毕业21人,授予理学硕士学位21人;目前(截至2025331日)在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70人。

(四)研究生就业状况

2024年毕业的21名研究生中,就业13人,未就业8人,本年度年终就业率为62%。就业研究生主要工作去向分别为:升学23%,事业单位(含高校)31%,其他为通讯或制造业相关的企业,企业就业同学就业前三名地区依次为:洛阳、郑州、苏州。

(五)研究生导师队伍状况

本学位点积极推进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1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导师队伍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杰出人才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专任教师队伍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学科专长结构。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未来执政根基的高度,把党的建设放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核心位置,致力于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师德师风高尚的思政教师队伍。通过举办系列思政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我们特别注重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每周四下午都会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通过邀请德高望重的思政专家到校开展讲座、组织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本学位授权点专业教师的立德树人实力,稳步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学位点全面深化研究生理论武装,让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研究生专题培训班、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会议精神,大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研究生党员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学习的强大力量。以书记第一讲院长第一课导师第一谈形式,构建治学修身研究生入学教育新模式,使新生顺利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尽快融入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激励研究生爱国爱校、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

本学位点打造文化品牌,营造向上氛围。积极组织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问卷,持续开展滚动调查和发布调研报告,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承办博学大讲堂等系列讲座,依据研究生形势政策教育任务要求和思想状况,及时解答研究生的思想困惑,切实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培育以导师有约、新生活动月、心理健康月等系列活动为载体的研究生教育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的育人作用,不断提升教育的实效性。组织研究生学术之星遴选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举办研究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入挖掘和树立研究生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以点带面,营造学习先进事迹的浓郁氛围。

(四)日常管理服务

本学位点强化日常服务,激发创新潜能。严格执行学校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相关政策,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积极引导和激励研究生科研创新。组织研究生深入企业社会实践,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积极筹备百名校友创新创业谈活动,传播创新理念,启迪创业思考。举办创业调研成果宣讲会,做到脚踏实地,心中有数。组织参加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学术论坛、博士生创新论坛、研究生创新创业特训营等,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举办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月和学术道德不端案例警示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提升研究生科学道德精神和学风自律意识,使全体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遵守学术规范,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通过研究分析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变化,组织人员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不断加强课程建设。2023-2024学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共建设有20门硕士生课程,实际开课17门。建设的1门省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1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1门优质课程均在开设之列。

(二)导师遴选培训

本学位点积极开展研究生导师遴选、培训和聘用。根据《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文件规定,2024年度学位点遴选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人;按照学校《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文件规定,本学位点聘用2024级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4人。

(三)师德师风建设

本学位点多措并举,扎实有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2024年度,组织广大教师按照学习法规、对照检查、培训提高、营生氛围、建章立制、总结深化六阶段开展系列活动,不断营造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不断引导本学科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开展师德师风专题研讨主题活动和四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实施三个一对一谈心活动,开展教学质量提升系列活动;设立师德师风问题师生投诉箱,并通畅师德师风问题投诉举报渠道,接受广大师生监督,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科育人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着力在规范从教行为、提高教师素养、展示师德风采上下功夫,突出师德师风在教职工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挖掘身边先进典范,充分发挥其引导、示范、标杆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提升本学位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四)研究生学术训练、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不断加强研究生学术训练,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研究生课程采用课题项目驱动法、开放性实验探究法、典型案例教学法、团队实践训练法等手段,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研究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自主探索、自主研究、自主改进的科研闭环能力;创造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课题研究,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研究问题,并从中熟悉研究步骤,学到研究方法;学校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供研究生申报,让有些导师结合专项课题指导研究生,并完成相应的科研内容; 2024年度,本学位点研究生在中文以上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12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另有在实审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

本学位点根据学校制定的《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办法》(河科大研[2022] 18号)等文件,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报告3次以上,使研究生养成听高水平学术报告的习惯。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所需费用从本学位授权点建设经费支出。2024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举办了7次学术交流活动,为本学位授权点领域专家、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和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参加校外举办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有2人次。

(五)研究生奖助

2024年度,学院严格按照考核体系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顺利完成了研究生各类评选推荐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国家奖学金1人。

同时,为解决硕士研究生的生活负担、充分调动其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设置了完备的奖助学金体系。其中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单项优秀奖学金,以及研究生助学金、三助津贴、临时困难补助和助学贷款等。本年度,本学位点研究生获国家学业奖学金18人、国家助学金18人。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

(一)人才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生。

2024年,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参与研究生课程数4门,参与培养研究生数131人;建设有省部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10个。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遴选和推荐工作;获批河南省优质课程项目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育教学案例项目2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1项,市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这些项目的新增立项和结题,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积极承办研究生创新创业校内选拔活动,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竞赛。2024年,承办了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内选拔赛1次;承办了第六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赛校内选拔赛1项;本学位点研究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5项、省级竞赛奖励4项。

(二)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始终坚持导师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扎实有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本学位点以顶尖人才为引领,加大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的倾斜支持力度,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优化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一支满足研究生教学和培养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本学位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5人,博士教师2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4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杰出人才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

(三)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优化布局;建设有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拥有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网络空间安全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智能制造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河南省云计算与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医疗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物流运输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8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有洛阳市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洛阳市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重点实验室、洛阳市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洛阳市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 6 个市级科研实验室。

本学位点充分利用良好的科研平台布局,不断加强科研水平和质量、改善培养条件环境。2024年,本学位点科研工作持续向好,自科纵向科研项目立项经费171万元,横向经费120万元。85%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参与了科研项目。本年度,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7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Neurocomputing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等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12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

本学位点良好的科研平台布局、充足的纵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条件,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本学位点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定期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等,凝练严谨学风、科学精神,塑造大学精神,并融合到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通过内培外引、老中青--培养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营造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协作进取的良好氛围,为学位点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国际合作交流

国际化是学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鼓励和支持本学位授权点青年教师到高水平大学作访问学者,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国际化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出国项目、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等,加大选送青年教师出国访问的力度。本学位点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促进文化建设的国际化发展。

为扩大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本学位点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24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2人次。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入学的第二学期末课题组开始组织选题工作,由导师论证选题的可行性。第三学期初开始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学院组织与课题相关的教师对学生论文开题的可行性再次论证。第五学期学院将组织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并对开题存在的问题做出的解决方案。论文送审之前学院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初审,查找论文的不足,并进行预答辩环节力争把隐患解决在校外盲审之前。

(二)学位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点研究生生源质量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结构待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

原因分析:招生动员宣传力度不够;近年互联网行业发展形势对年青博士引进的影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方面衔接不充分。

(三)研究生招生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4年,本学位点招收研究生18名,其中应届生生源占72%,共有111名考生报考,报录比6.171; 虽然本学位点研究生生源整体充足,整体生源质量有明显提高。但是,整体生源质量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缺乏双一流高校生源。

(四)研究生培养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点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严格按照国家关文件,以及学校制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和中期考核工作的规定》、《全日制研究生科研训练与专业实践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积极开展各项培养工作,严格培养过程管理;不断强化研究生学术训练和学术交流;持续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24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7篇,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5项、省级竞赛奖励4项,培养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五)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点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做好导师遴选、导师培训等工作;不断加强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持续提高导师队伍的规模和层次;扎实推进导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连续多年无研究生教育教学事故发生。

(六)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点每年组织开展在读研究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研究生满意度持续向好。本学年发放研究生满意度调查问卷70份,涵盖课程设置、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生活服务、管理服务、就业前景等方面,学生满意度90.11%;绝大多数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生活服务比较满意;然而,部分导师由于工作繁忙原因,无法给予研究生充分的学术指导。这可能导致研究生在学术成长方面遇到困难,降低他们的满意度。

六、改进措施

本年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和成绩,但是还存在发展不完善、不全面、不均衡等问题,未来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 学位点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尚未取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尚未实现零的突破。学位点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 研究生教育改革有待进一步落实。近年来,本学位点虽在省、校两级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中取得一定成绩,一些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也得以应用,但是在国家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和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建设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3. 研究生两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本学位点从整体上看,研究生两个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在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参与导师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等方面,数量和质量上有了明显变化,但是从反映研究生两个能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上看,代表性的高水平成果还比较缺乏,省级学位论文奖、学科竞赛的国家特等奖和一等奖还有待突破,发展上总体还不完善、不全面。

下一步思路举措:

1. 加强学位点建设,争取更高层次的授权

明确发展目标:确立学位点建设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包括争取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具体时间表。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学位点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得到有力支持。

提升学科实力: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争取更高层次的授权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活动,提升学位点的综合实力。

2.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落实教改项目:对已开展的研究生教改项目进行跟踪评估,确保研究成果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

争取国家级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和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在更高层次上获得认可和支持。

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培养现有梯队成员,积极引进国内外相关专业优秀博士来校工作,实施省级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工程,建设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 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学科方向相结合。

3. 提升研究生两个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强化科研训练: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资源支持。

加强学术指导:导师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提高学术论文和专利的质量。

加强学术交流: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和交流渠道。

4. 加强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研究生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及时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研究生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学位点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两个能力以及加强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举措,可以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全面、均衡和可持续发展。